专栏作者介绍:郭君平是一位资深基金从业人员,有着16年基金从业经历,7年投资心理学研究经历,富国基金工龄14年,目前担任富国数字金融业务部总经理。同时他也是一位“老基民”,有丰富的基金投资心路历程可以分享给大家,帮助缓解你的投资焦虑。专栏不定期更新。
备注:本文内容根据2023年10月26日郭君平直播内容整理,前往“富二和她的朋友们”微信视频号可观看完整直播回放。
最近上证指数在3000点以下震荡,市场上很多声音都说“底部”已至,甚至似乎已经出现了反弹的迹象,但大多数投资者还在观望:继续投,还是放手?在当下这个时点,投资者应该如何调整心态?
以往我一直很淡定地在定投,直到2023年8月,连我也有点不淡定了。政策底后,市场不涨,竟仍跌跌不休,一路跌破2800点。
导致我不淡定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这轮下跌比自己预期长、预期多,让我产生焦虑;二是定投资金快用光了,缺少资金买更多便宜的份额。同时,这样的状态也促使我思考,这次与以前不一样么?
一、长期定投+持有基金,是错误的吗?
A股开市30多年来,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起起伏伏,牛短熊长,难道这次就不一样了吗?好吧,就算不一样,让我们来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长期定投失效了吗?定投的关键在标的,不论在什么市场环境下,总有优秀企业顺势经营,长期向上。所以只要市场反弹,基金总有获利机会。到目前为止,我仍然相信长期定投基金是对的。
第二,现在持有基金是错误的吗?长期持有基金的结果有两种:一是基金赚钱,我也赚钱;二是基金不赚钱,我也不赚钱。在前几年或基金投资5年以上的,更可能属于第一种情况,而当前属于第二种情况。如果这个时候清仓,确实能避免一段时间的煎熬,但相应地,等市场涨回来了,可能会出现“基金赚钱,我不赚钱”的情况。因此,现在持有基金,尽管亏了一些钱,但也许这是有价值的忍耐。
如果你认为长期定投+持有基金这两点都没错,那么,即使这次与以前不一样,不妨继续定投,继续持有。
但是要注意,定投也不是无止境的,如果出现信号就可以考虑停止了。一是达到目标收益率,比如我只想获取5%的收益,赚一张电影票的钱就足够,那么可以使用我们的目标盈定投,及时止盈、落袋为安之后再自动开启下一轮。二是参考每周的浪花值,大家都比较熟悉了。目前它依然是极小浪,说明整个权益市场处于非常具有性价比的位置,可以考虑多投。如果未来浪花值比较高了,比如处于大浪,说明市场情绪过高,那么可以考虑停止定投了。
二、市场底部区域,普通投资者该坚持还是离场?
这里和大家分享一篇文章和一本书。
首先是一篇文章,券商中国屈红燕老师在2023年10月22日发布的《3000点告破,如何摆脱恐慌情绪?从这个角度看A股,可以封锁下跌空间》。
这篇文章的观点是,如果用理性的计算代替情绪的选择,用实业的眼光代替择时的判断,则可以发现A股市场收益率远超其他大类资产。
从实业的角度来看,市盈率是投资者愿意为企业的每一元盈利支付多少价格,而市盈率的倒数则可视为投资者的每一元投资能从企业盈利中获取的收益率(当然,这是在企业盈利全部向投资者分红、且股票价格等于其价值的理想情况下,下同)。
根据文章内容,截至2023年10月19日,上证指数的动态市盈率仅为11.1倍,沪深300的动态市盈率为10.7倍,以中小盘股为主的中证800指数市盈率也仅为11.6倍。这意味着,投资A股上市公司的理论收益率为8%以上。另一方面,衡量无风险收益率的基准——我国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当前为2.728%;我国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租金回报率不到2%。
投资者或许担心市场趋势会继续向下,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如果A股继续下行,市盈率继续走低,那么A股未来提供的理论收益率会更有吸引力。股市估值越低,投资者未来的潜在回报可能就越高,而不是相反。从布局角度看,市场情绪较差的时候,或许也是较好的布局时机。
股市从来不是没有根基的无底洞,股票也不是被炒来炒去的代码,其背后是庞大的生产性资产。比如A股的实业资产,对应的是2022年8.8万亿千瓦小时的发电量、45亿吨的原煤、280GW时的光伏组件、70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上千亿件快递的运输……当这些来自实体的财富为股市投资者提供的收益率超越其他大类资产时,聪明的资金就会从其他大类资产流入股市,从而封锁股市下跌的空间。也就是说,市场总会有底,我们的基金也不会跌没了。
还想推荐一本书,刘元树的《分散播种,集中收获,基金专家手把手教你做投资》,这本书写得简单易懂又实用。刘老师是著名基金投资专家,从事金融业近30年,致力于基金投资策略研究分析。
分享书中的一个观点:5000点买入的基金被套,如何才能成功解套?通常有如下两个操作办法:
(一)持有更长的时间,等待市场回暖;
(二)基金解套的有效方法:定投加仓。
作为一名基金投资人,我是这么想的:基金的业绩交给基金经理操心即可,我需要做的是,在买基金之前,投入更多时间找到适合自己的优秀的基金。基金的操作说起来也简单——“买入,分批买入或定投买入,持有或长期持有,达到目标或市场疯狂时卖出”。虽然市场走向无法控制,但我们可以把控自己的心态。这要求我们不断提升认知,自洽自己的行为。弄懂基金投资也需要日积月累的过程。
回到开头的问题,这次究竟是不是不一样?唯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正如我在上一期文章里提到的“钟摆理论”。投资最难的事,是不知道钟摆何时才能到达端点,并开始回摆,好在摆钟必然会摆回到中点,随后摆向上涨、乐观的阶段。
三、定投没有子弹了,怎么办?
有投资者可能想问,自己做不到坚持定投,因为已经满仓亏损了,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首先,一般不建议大家满仓投资权益产品,每个月发的工资还是要分一分。一部分应付日用,占30%左右;一部分是2-3年有明确用途的钱,投资风险较低的银行理财或债券基金都可以;剩余的长期投资的钱最好是3年以上不用的闲钱,而不是ALL IN。
其次,有的投资者手中的筹码已经不多了,可能会选择在下跌中终止定投,其实这并不是唯一的做法。如果缺乏投资的筹码,大家可以通过降低每次投入的金额或者降低定投频率的方式继续定投,来保证自己在市场性价比较高的时候一直在场。底部区域其实是微笑曲线的左边,正是积极积累低位筹码的好时候。
当下我们正在经历情绪底,相信曙光就在不远的将来。基金投资的长期趋势像一个钟摆,大涨后有大跌,大跌后有大涨。钟摆会有均值回归的吸引力,即使钟摆偏离均值,也终会向均值回归。在当下这个时间点,一些情绪的变化,反而使我更加坚定信念。知易行难,投资路上没有谁能顺风顺水,确保自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其他的交给时间。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不代表对市场和行业走势的预判,也不构成投资动作和投资建议,且可根据市场情况变化而调整。建议持有人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做出投资决策。